人民日报:近视矫正市场需要“矫正”
时间:2020-07-22 16:52
近期,一些医院眼科门诊内中小学生就诊人数明显增加,不少孩子出现视力下降甚至近视症状。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门诊关停,或是家长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及时带孩子就诊;另一方面则出于长期在家上网课、复课后课业压力加大等原因,没有保障好用眼卫生。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令人揪心,视力纠正产品市场的问题也值得关注。 儿童青少年近视,不仅仅是教育问题、卫生问题,也是社会问题。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、低龄化趋势,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,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,必须高度重视。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,中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,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。庞大的“小眼镜”群体,催生出旺盛的“摘眼镜”需求。 然而,市场上的近视矫正产品令人眼花缭乱。有的商家推出视力矫正产品,宣称能有效提高视力,“快的一个月改善50度,慢的两个月改善50度,100%有效”;有的商家自称使用了“3D训练”“5D热敷”等“先进技术”,制造概念吸引家长掏腰包;有的青少年护眼机构开出高价,一些套餐产品每疗程价格高达万余元。 我国广告法规定,医疗、药品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、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的内容;除医疗、药品、医疗器械广告外,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,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。然而,从线上商城到线下商家,一些机构搞虚假宣传,以护眼之名行骗钱之实。近视矫正市场良莠不齐,亟待治理。 ![]()
图片来源:人民网
(责任编辑:管理员) |
- 上一篇:哪些专业和院校对视力有要求?
- 下一篇: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